詳解MAX168O1/168O2的LED照明驅動設計方案
2013-12-10 14:39:04 來源:http://ic.big-bit.com/
此外,通過采用不同的熒光粉,可發(fā)出色溫為 4500~10000K及色溫為2850~3800K的多種白光LED,$白光LED的發(fā)光效率大都已超過301m/W,某些產品已超過50lm/W的水平,具備了正式大規(guī)模實用化的基礎。RGB三色LED合成白光綜合性能好,在高顯色指數(shù)下,流明效率有可能高到2001m/w,要解決的主要技術難題是提高綠光LED的電光轉換效率,目前其只有13%左右。對于LED激發(fā)熒光粉發(fā)光而言,三基色混光可以避免前者光譜分布不連續(xù),顯色性不好等缺點,同時三基色混光的人眼舒適度可大大提高,由三基色PWM調制后可以根據(jù)需要在同一光源實現(xiàn)多色和全彩色照明。
設計理念及方案
設計大功率半導體驅動,首先要從發(fā)光芯片選擇及光源實現(xiàn);驅動電路設計,二次光學設計;設備封裝三個方面考慮。
在$LED照明中,有單色LED激發(fā)熒光粉發(fā)光的成功設計案例,但考慮到這種方案出光難以實現(xiàn)全光譜、高顯色,在本次設計中采用RGB三基色混光光源,及對紅綠藍三種單色LED芯片單獨驅動,分別發(fā)光實現(xiàn)光源的完成。為了滿足大功率輸出下的照度穩(wěn)定,要實現(xiàn)對LED溫度衰減的補償,同時也要對啟動時的浪涌脈沖和電流的不穩(wěn)定波動做出補償。在二次光學設計時主要考慮三基色混光,在積分球混光和光纖耦合的對比中選擇光纖耦合,將三色芯片的出光通過光纖耦合混光后輸出。
LED光學特性及電氣特性
對于超高亮LED的特性,當正向電壓超過某個閾值(約2V),即通常所說的導通電壓之后,可近似認為,IF與VF成正比。當前超高亮LED的最高IF可達1A,而VF通常為2~4V。由于LED的光特性通常都描述為電流的函數(shù),而不是電壓的函數(shù),采用恒流源驅動可以更好地控制亮度。此外,LED的正向壓降變化范圍比較大(最大可達lV以上),VF的微小變化會引起較大的IF變化,從而引起亮度的較大變化。所以,采用恒壓源驅動不能保證LED亮度的一致性,并且影響LED的可靠性、壽命和光衰。因此,超高亮LED通常采用恒流源驅動。LED的光通量與溫度成反比,85℃時的光通量是25℃時的一半,而 -40℃時的光輸出是25℃時的1.8倍。溫度的變化對LED的波長也有一定的影響,因此,良好的散熱是LED保持恒定亮度的保證。
混光方案
三基色加性混光是指光的三原色混合可以得到白色光源和灰度光。對于$LED,根據(jù)國際照明委員會CIE發(fā)布的色度圖知道,光的色彩與三基色R、G、B的比例有關,并且有r(λ)+g(λ)+b(λ)=1。LED取RGB合成白光這種辦法的主要問題是綠光的轉換效率低,現(xiàn)在紅綠藍LED轉換效率分別達到30%、10%和25%,由于合成白光所要求的色溫和顯色指數(shù)不同,對合成白光的各色LED流明效率也有不同。當對三個發(fā)光芯片提供不同比例的脈寬電流時,可以輸出不同灰度的照明光源,如果對于混光比例實現(xiàn)多級的灰度計算,即可接近全彩色調光。為了提高混光效率,常用的方案有積分球混光、混光棒混光。為了減小器件封裝體積,本方案運用光纖耦合混光,即使三芯片發(fā)出的光經過凸透鏡注入位于焦點處的光纖,并在光纖中進行混光,混光通過光纖出送至凹透鏡輸出。
驅動電路設計
整個電路分三部分:a.開關電源,實現(xiàn)市電向低壓恒流LED適應電流的轉換;b.PWM調制電路,實現(xiàn)對LED出光效率的控制;c.控制電路,實現(xiàn)對開關電源和PWM的連接和控制,實現(xiàn)混光后對出光灰度的控制。
1、基于MAXl6801/16802的AC/DC開關電源
高亮度(HB)$LED驅動器控制集成芯片MAXl680l/16802基本滿足了實際LED驅動器關鍵電路的要求,可用于高亮度照明和顯示應用,可進行85~265V的AC整流電壓輸入,需要精度調節(jié)LED電流時,可利用片上的誤差放大器以及精度為1%的基準。通過片內PWM亮度調節(jié)也可以實現(xiàn)較寬的亮度調節(jié)范圍。
MAXl6801/16802內部功能如圖1所示。
單個LED芯片的驅動電路如圖2所示。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立锜RT4530A是高效率的白光LED驅動器,設計用于驅動作為LCD屏光源的LED陣列。集成了功率開關的電流模式Boost轉換器可驅動6串并聯(lián)連接的LED串,每串可有多達10只LED連接在一起。
多芯片LED集成封裝是實現(xiàn)大功率白光LED照明的方式之一。本文歸納了集成封裝的特點,從產品應用、封裝模式,散熱處理和光學設計幾個方面對其進行了介紹,并分析了集成封裝的發(fā)展趨勢,隨著大功率白光LED在照明領域的廣泛應用,集成封裝也將得到快速發(fā)展。
國際上關于光源對于白色的顯色研究挺多的,但是大家都還不怎么了解。那么,白度顯色是怎么一回事?為什么大部分白光 LED 不能很好的顯示白色?
美國研究人員聲稱已經成功研發(fā)出更便宜、壽命更持久的白光LED。他們將在近期舉辦的第250屆美國化學學會(ACS)全國會議暨博覽會上討論此項發(fā)明。
就目前來看,市場上的白光LED其光衰可能是向民用照明進軍的首要問題之一。什么原因導致了LED的光衰呢?
LED 出現(xiàn)較早,但是其快速發(fā)展需要追溯到上世紀末期,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家競相展開LED 和半導體技術的研究,推進了LED 快速的發(fā)展。
第一時間獲取電子制造行業(yè)新鮮資訊和深度商業(yè)分析,請在微信公眾賬號中搜索“嗶哥嗶特商務網(wǎng)”或者“big-bit”,或用手機掃描左方二維碼,即可獲得嗶哥嗶特每日精華內容推送和最優(yōu)搜索體驗,并參與活動!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