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技術在電機行業(yè)的重要性
2020-08-19 16:52:27 來源:半導體器件應用網 作者:歐蕾伊 點擊:8210
毋庸置疑,電機的智能自動化已經在行業(yè)里形成了新的發(fā)展趨勢,勢必將電機、驅動和控制的設計、制造到運行、維護都更為緊密地融為一體,很多電機企業(yè)都在為未來實現電機智能自動化而努力著,而控制技術則是智能自動化道路上首要面對的“坎坷”。深圳大學機電與控制工程學院教授曹廣忠表示,矢量控制是目前比較多企業(yè)采用的電機驅動控制方式,為了控制轉矩,產生磁通量中生成電流,以實現設備的響應性,當然也可采用不同的方式來實現矢量控制算法。
合適的控制技術需要經過多方面的測試考驗,如果終端企業(yè)想要省略掉產品設計周期長的麻煩,直接采用市場上現成的控制模塊的話,那么最終出來的電機產品可能會面臨哪些技術挑戰(zhàn)呢?同時目前市場主流技術方案有哪些,以及未來哪種控制技術更具市場發(fā)展?jié)摿δ兀?/p>
對此,東芝電子元件分立器件應用工程師辜常林表示,目前優(yōu)質的主流電機控制技術分兩種,一種是純硬件的方式,另一種是軟件方式;純硬件方式的話,它將原設程序都集成設計在芯片當中,所以不再需要去做過多的設計功夫,而軟件方式的話,靈活度會比較高一些,可以實現多種階梯式的電機驅動控制,如控制轉速,便于靈活地做到接地性的控制方式。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如今眾多領域的電機驅動應用程序中,都要求有高度的精確性,快速的動態(tài)響應和高效率,那么有沒有可能不依賴軟硬件的控制方式,只需要配置高分辨率機械位置速度傳感器呢?
來自上海靈動微電子的市場總監(jiān)黃致愷對此表示并不能一概而論,他認為,一般情況下的電機驅動控制會分為有傳感器或無傳感器的,有正弦波或非正弦波的。而正弦波的方式最為直觀的理解就是無斷續(xù)的連接,所以它會帶來一定的低振動、低噪音的效果,但也會因為零部件的良率問題,造成貼片錯誤的現象,因此,無傳感器高算法的能監(jiān)測電機到是否到達了磁極的位置或是磁通的位置,也就是說無傳感器的FOC控制方式更貼近高效率的電機驅動控制。
靈動微在第15屆(深圳)電機驅動與控制技術研討會上的產品展示
由此可知,對于無傳感器FOC控制要比帶傳感器的電機應用來說,控制性方面就更具有高的要求,而且也避免了傳感器故障所帶來的風險和省去傳感器的成本,同時也簡化了電機與驅動板間的布線。由于更佳的電流控制和更佳的EMI性能都取決于控制技術,合適的控制技術能使電機驅動發(fā)揮更大的靈活性和高效率性,并能降低了維護成本。
本文為嗶哥嗶特資訊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允許和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制造業(yè)和服務行業(yè)對更高自動化水平的需求不斷增長,推動了人形機器人的開發(fā)。
從BLDC電機驅動到GaN快充,再到48V熱插拔保護方案,三大廠商近期集中推出多款高集成器件。針對終端系統對體積、效率與電壓等級的多重需求,方案進一步向高度集成與平臺化演進。
隨著汽車和工業(yè)應用領域對獲取更多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斷增長,對小型、高效、精確且具有成本效益的功率轉換器和電機控制器的需求正在高速增長。
作為國內領先的汽車芯片供應商,納芯微繼2023年初國內首發(fā)車用小電機驅動SoC NSUC1610后,正式宣布推出高集成度嵌入式電機控制IC NSUC1602。
最近一周,多家半導體大廠發(fā)布新品,其中英飛凌推出了D2PAK和DPAK封裝的 TRENCHSTOP?的IGBT7系列器件,兆易創(chuàng)新、極海半導體等也在MCU、電機控制專用柵極驅動器等領域取得產品最新進展。
匯川聯合動力始終致力于技術創(chuàng)新,持續(xù)優(yōu)化電驅動系統效率,為終端用戶提供續(xù)航里程提升的卓越體驗。
第一時間獲取電子制造行業(yè)新鮮資訊和深度商業(yè)分析,請在微信公眾賬號中搜索“嗶哥嗶特商務網”或者“big-bit”,或用手機掃描左方二維碼,即可獲得嗶哥嗶特每日精華內容推送和最優(yōu)搜索體驗,并參與活動!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