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Micro-LED三種不同的驅動方式
2016-10-14 11:58:23 來源:嗶哥嗶特商務網 點擊:8681
Micro-LED是電流驅動型發(fā)光器件,其驅動方式一般只有兩種模式:無源選址驅動(PM:Passive Matrix,又稱無源尋址、被動尋址、無源驅動等等)與有源選址驅動(AM:ActiveMatrix,又稱有源尋址、主動尋址、有源驅動等),此文還延伸有源驅動的另一種“半有源”驅動。這幾種模式具有不同的驅動原理與應用特色,下面將通過電路圖來具體介紹其原理。
什么是PM驅動模式?
無源選址驅動模式把陣列中每一列的LED像素的陽極(P-electrode)連接到列掃描線(Data Current Source),同時把每一行的LED像素的陰極(N-electrode)連接到行掃描線(ScanLine)。當某一特定的第Y列掃描線和第X行掃描線被選通的時候,其交叉點(X,Y)的LED像素即會被點亮。整個屏幕以這種方式進行高速逐點掃描即可實現(xiàn)顯示劃面,如圖1所示。[1,2]。
這種掃描方式結構簡單,較為容易實現(xiàn)。
但不足之處是連線復雜(需要X+Y根連線),寄生電阻電容大導致效率低,像素發(fā)光時間短(1場/XY)從而導致有效亮度低,像素之間容易串擾,并且對掃描信號的頻率需求較高。
另外一種優(yōu)化的無源選址驅動方式是在列掃描部分加入鎖存器,其作用是把某一時刻第X行所有像素的列掃描信號(Y1,Y2……Yn)提前存儲在鎖存器中。當?shù)赬行被選通后,上述的Y1-Yn信號同時加載到像素上[3]。這種驅動方式可以降低列驅動信號頻率,增加顯示劃面的亮度和質量。但仍然無法克服無源選址驅動方式的天生缺陷:連線龐雜,易串擾,像素選通信號無法保存等。而有源選址驅動方式為上述困難提供了良好的解決方案。
什么是AM驅動模式?
在有源選址驅動電路中,每個Micro-LED像素有其對應的獨立驅動電路,驅動電流由驅動晶體管提供?;镜挠性淳仃囼寗与娐窞殡p晶體管單電容(2T1C:2Transistor 1Capacitor)電路,如圖2所示[4]。
圖2 有源選址驅動方式
每個像素電路中使用至少兩個晶體管來控制輸出電流,T1為選通晶體管,用來控制像素電路的開或關。T2是驅動個晶體管,與電壓源聯(lián)通并在一場(
2T1C驅動電路只是有源選址Micro-LED的一種基本像素電路結構,它結構較為簡單并易于實現(xiàn)。但由于其本質是電壓控制電流源(VCCS),而Micro-LED像素是電流型器件,所以在顯示灰度的控制方面會帶來一定的難度,這一點我們在后面的《Micro-LED的彩色化與灰階》部分中會討論。劉召軍博士課題組曾提出一種4T2C的電流比例型Micro-LED像素電路,采用電流控制電流源(CCCS)的方式,在實現(xiàn)灰階方面具有優(yōu)勢[5]。
什么是“半有源”選址驅動方式
另外需要提及的是一種“半有源”選址驅動方式[6]。這種驅動方式采用單晶體管作為Micro-LED像素的驅動電路(如圖3所示),從而可以較好地避免像素之間的串擾現(xiàn)象。
三大驅動方式對比
與無源選址相比,有源選址方式有著明顯的優(yōu)勢,更加適用于Micro-LED這種電流驅動型發(fā)光器件?,F(xiàn)詳細分析如下:
①有源選址的驅動能力更強,可實現(xiàn)更大面積的驅動。而無源選址的驅動能力受外部集成電路驅動性能的影響,驅動面積于分辨率受限制。
②有源選址有更好的亮度均勻性和對比度。在無源選址方式中,由于外部驅動集成電路驅動能力的有限,每個像素的亮度受這一列亮起像素的個數(shù)影響。一般來說,同一列的Micro-LED像素共享外部驅動集成電路的一個或多個輸出引腳的驅動電流。
所以,當兩列中亮起的像素個數(shù)不一樣的時,施加到每個LED像素上的驅動電流將會不一樣,不同列的亮度就會差別很大。這個問題將會更加嚴重地體現(xiàn)在大面積顯示應用中,如LED電視與LED大屏幕等。同時隨著行數(shù)和列數(shù)的增加,這個問題也會變得更嚴峻。
③有源選址可實現(xiàn)低功耗高效率。大面積顯示應用需要比較大的像素密度,因此就必須盡可能減小電極尺寸,而驅動顯示屏所需的電壓也會極大的上升,大量的功率將損耗在行和列的掃描線上,從而導致效率低下。
④高獨立可控性。無源選址中,較高的驅動電壓也會帶來第二個麻煩,即串擾,也就是說,在無源選址LED陣列中,驅動電流理論上只從選定的LED像素通過,但周圍的其他像素將會被電流脈沖影響,最終也會降低顯示質量。有源選址方式則通過由選通晶體管和驅動晶體管構成的像素電路很好的避免了這種現(xiàn)象。
⑤更高的分辨率。有源選址驅動的更適用于高PPI高分辨率的Micro-LED顯示。
而第三種“半有源”驅動雖然可以較好地避免像素之間的串擾現(xiàn)象,但是由于其像素電路中沒有存儲電容,并且每一列的驅動電流信號需要單獨調制,并不能完全達到上面列出的有源選址驅動方式的全部優(yōu)勢。
以藍寶石襯底上外延生長的藍光Micro-LED為例,像素和驅動晶體管T2的連接方式有圖4所示的4種。但由于LED外延生長結構是p型氮化鎵(GaN)在最表面而n型氮化鎵在底層,如圖5所示。
從制備工藝角度出發(fā)驅動晶體管的輸出端與Micro-LED像素的p電極連接較為合理,即圖4中的(a)和(c)。圖4(a)中Micro-LED像素連接在N型驅動晶體管的源極(Source)。由外延生長(Epitaxial Growth)、制備工藝、及器件老化所產生的不均勻性所導致的Micro-LED電學特性的不均勻性將會直接影響驅動晶體管的VGS,從而造成顯示圖像的不均勻。
而圖4(c)中的Micro-LED像素連接在P型驅動晶體管的漏極(Drain),可以避免上述影響,其電流-電壓關系圖6所示。因此,有P管像素電路驅動Micro-LED較為適宜。
圖6 Micro-LED與驅動晶體管的電流-電壓關系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推出新一代觸控控制器——PSoC? GEN8XL汽車多點觸控控制器(IAAT818X)。該觸控控制器專為24英寸及以下的OLED和Micro-LED 顯示屏設計,其性能和幀速率均能滿足當今的需求。
近日,2023第四屆國際半導體顯示博覽會(UDE 2023)在深圳隆重開幕,本次展會匯聚1000余家展商,聚焦Mini/Micro LED、OLED、QLED、激光顯示、微顯示等新型顯示技術,納晶科技攜多款全球首發(fā)頂尖量子點顯示技術與產品,驚艷亮相第四屆國際半導體顯示博覽會,充分向全球展示了自身行業(yè)領先的創(chuàng)新實力及技術領導力。
隆達首季受惠于業(yè)外處罰權益、轉虧為盈,上半年度每股純益0.27元。第3季進到傳統(tǒng)式熱季,單季營收達24.1億美元、是近三季高峰期,關鍵受惠于智慧型手機上、顯示屏、筆電等終端設備要求提溫。
mini LED是近期兩年在小間隔LED基本上所衍化出的新式LED光電技術,也被稱作“亞mmled二極管”。mini LED清晰度規(guī)格和制取難度系數(shù)接近傳統(tǒng)式LED與Micro LED中間,是向micro LED涉足的主戰(zhàn)場。
Compound Photonics*執(zhí)行官Yiwan Wong表達說:“ Plessey的片式硅基氮化鎵IP、生產技術和邦定加工工藝對于十分小的亮度高清晰度開展了提升,可與CP的3.015μm清晰度間隔側板設計方案匹配,進而出示緊湊型的高像素微型顯示器。”
東麗Micro LED生產制造解決方法包含大量遷移機器設備、Micro LED檢測儀器、Micro LED修補機器設備等重要焊錫機器設備。
第一時間獲取電子制造行業(yè)新鮮資訊和深度商業(yè)分析,請在微信公眾賬號中搜索“嗶哥嗶特商務網”或者“big-bit”,或用手機掃描左方二維碼,即可獲得嗶哥嗶特每日精華內容推送和最優(yōu)搜索體驗,并參與活動!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