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借思科路由器窺視中國 網絡危矣!
2013-06-18 14:20:44 來源:大比特商務網
摘要: 據報道,美國“棱鏡門”揭秘者斯諾登稱,美國國家安全局通過思科路由器監(jiān)控中國網絡和電腦,而思科幾乎參與了中國所有大型網絡項目的建設。
據報道,美國“棱鏡門”揭秘者斯諾登稱,美國國家安全局通過思科路由器監(jiān)控中國網絡和電腦,而思科幾乎參與了中國所有大型網絡項目的建設。
香港民眾示威游行,聲援斯諾登
外交部發(fā)言人華春瑩1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國應就監(jiān)控計劃向國際社會作出必要解釋。
爆料1
思科曾參建多數軍政網絡
美國“棱鏡門”揭秘者斯諾登稱,美國國家安全局通過思科路由器監(jiān)控中國網絡和電腦。而思科參與了中國幾乎所有大型網絡項目的建設。
據稱,美國通信巨頭思科參與了中國幾乎所有大型網絡項目的建設,涉及政府、海關、郵政、金融、鐵路、民航、醫(yī)療、軍警等要害部門的網絡建設,以及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電信運營商的網絡基礎建設。
然而思科卻是美國政府和軍方的通信設備和網絡技術設備主力供應商。安全專家擔心一旦戰(zhàn)爭爆發(fā),美國政府極有可能利用思科在全球部署的產品,發(fā)動網絡戰(zhàn),對敵國實施致命打擊。
事實上,去年美國封殺華為、中興之時,就不斷有安全專家呼吁政府應重視我國的網絡安全問題?!袄忡R門”事件是一個更大的警示,或許接下來我國將會對網絡安全立法,對政府、央企、軍方等采購的國產化作出明文規(guī)定。
爆料2
除了“棱鏡” 美還有3個監(jiān)視項目
美國《華盛頓郵報》16日繼續(xù)爆料稱,愛德華·斯諾登所曝光的“棱鏡”項目,緣起一個此前從未公開過的“星風”監(jiān)視計劃。
[#page#]
2004年,時任美國總統(tǒng)小布什等政府核心層通過一些司法程序手段,成功繞開了有關“公民隱私”等法律困境,“星風”監(jiān)視計劃分拆成了由美國國家安全局執(zhí)行的4個監(jiān)視項目,除“棱鏡”外,還包括“主干道”、“碼頭”和“核子”。
盡管按照美國情報部門官員的說法,上述項目的監(jiān)視目標均為“外國人”,但這些項目事實上也幾乎將所有的美國家庭監(jiān)視在內。
“主干道”和“碼頭”項目分別對通信和互聯網上數以億兆計的“元數據”進行存儲和分析。(在對電話和互聯網監(jiān)視的語義下,元數據主要指通話或通信的時間、地點、使用設備、參與者等,不包括電話或郵件等的內容。)
“棱鏡”項目用于監(jiān)視互聯網,從美國IT巨頭的公司服務器上收集個人信息。
“核子”項目負責截獲電話通話者對話內容及關鍵詞。
各方動態(tài)
中國外交部:
無稽之談!斯諾登非中國間諜
美方個別人近日稱斯諾登可能與中方合作,是中國的“間諜”。外交部發(fā)言人華春瑩17日表示“這完全是無稽之談”。
有記者提問,德國、日本等國已要求美方就監(jiān)控計劃作出解釋,中方是否也向美方提出同樣要求?
華春瑩指出,美方應重視國際社會和各國民眾對此問題的關切和要求,給國際社會一個必要的解釋。
美國前副總統(tǒng):
應施壓中國交出斯諾登
美國前副總統(tǒng)切尼16日稱,斯諾登是“叛徒”,美國應該向中國施壓,要求其交出斯諾登。
切尼說,他擔心中國政府將為斯諾登提供豁免和庇護,以換取信息。
香港政府派“專人”保護斯諾登
據香港《信報》15日報道,藏身香港的斯諾登行蹤神秘,但其實特區(qū)政府已經掌握了斯諾登的動向,并有“專人”提供保護,以防出事。至于斯諾登的去向,最終仍需他本人決定。
半數香港人拒絕遣返斯諾登
上周末,數百香港人舉行示威要求特區(qū)政府保護斯諾登。香港媒體公布的民調顯示,一半香港人反對遣返斯諾登,支持遣返的只有17.6%。
本文為嗶哥嗶特資訊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允許和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2月27日,江蘇省公安廳發(fā)布了一份文件稱??低暽a的監(jiān)控設備存在嚴重安全隱患,部分設備已經被境外IP地址控制,要求各地立即進行全面清查,并開展安全加固,消除安全漏洞。
斯諾登事件爆發(fā)后,國家信息安全的問題逐漸被人們重視。美國的“棱鏡門”究竟涉及有多廣,看看國內市場上思科“滲透”的驚人數字就知道了。所以,國家信息安全替代的話題也隨之應運而生。無疑,最近掀起的“去思科化”運動對中興通訊等國內企業(yè)是個大好的發(fā)展機會。
中國政府對棱鏡門事件持低調態(tài)度,思科控制著中國電信163骨干網絡約73%的份額,據悉中國的政府、海關、郵政、金融、鐵路、民航、醫(yī)療、軍警等關鍵領域,思科和微軟都有很大的市場份額。但是它們與美國政府、軍隊保持著緊密的聯系,美國情報部門通過它們的設備、軟件、網絡獲取信息,也幾乎零門檻”。這讓中國政府拿什么來拯救你——大數據的安全?
“棱鏡門”事件讓人觸目驚心,給我國敲響了警鐘!所有運營商、服務提供商早該反思了,我國的電信網與互聯網的安全防范該如何加強。
“棱鏡門事件”主角斯諾登的數次爆料轟動了全球,從此我們知道,我們的每一次通話、在攝像頭下的每一個動作、在網絡上留下的每一個腳印,都有人在搜集、儲存、分析。我們的信息正和世界各地的個人資料一起,被輸入美國國家安全局龐大的硬件設備里,可以被保存幾十年。
“棱鏡門”對國內各大運營商的影響很大,各方的壓力都非常大,接下來各運營商內部可能都會有“去思科化運動”。
第一時間獲取電子制造行業(yè)新鮮資訊和深度商業(yè)分析,請在微信公眾賬號中搜索“嗶哥嗶特商務網”或者“big-bit”,或用手機掃描左方二維碼,即可獲得嗶哥嗶特每日精華內容推送和最優(yōu)搜索體驗,并參與活動!
發(fā)表評論